吉林延吉:“黨建+創業”項目 激活社區治理新動力
2022-11-15 標簽: 來源:延吉新聞網
為持續提升社區黨建工作水平,激發黨建活力,找準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著力點,園紡社區因地制宜,依托公園街道社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,確定了“黨建+創業”項目,拓寬就業渠道,提供創業實踐基地,促進經濟發展,打造個人、企業、社區、社會共贏的良好就業生態圈。
黨建引領,匯聚資源。園紡社區充分發揮社區地理環境優勢,因地制宜,打破“各自為戰”的基層黨建工作模式,聯合駐街單位、“兩新”組織、紅心物業等組建“黨建紅色聯盟”。建立溝通聯絡、雙向服務、項目化推進制度機制,推動黨組織建設廣泛融合,資源和信息共享,讓黨建紅色聯盟做“中間人”,達到政府、企業、人才的有效溝通與對接。

搭建平臺,提供機遇。園紡社區搭建援夢e站平臺,本著“傾情奉獻,資源共享,互惠共贏”的服務宗旨,依托社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,巧用“1234+”特色就業工作法,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,打造了“7080、8090創業一條街”,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、籌資難等問題。同時為拓寬就業創業渠道,打造了園紡社區就業創業實踐基地。今年下半年還打造了社區職業培訓學校,聯合就業局、衛健委等部門及社會組織開展創業就業技能培訓,讓更多人在自己的就業人生路上找到“歸宿”,實現個人、企業、社區、社會共贏的良好就業生態圈。
截止目前共開展就業創業培訓30余場,舉辦招聘會20余場,大型招聘會5場次,各族群眾實現再就業826人次。園紡社區還將不斷開拓新思路,夯實“黨建+創業”聯動模式,提升個人技能,提高政策知曉率,做好企業用工信息的有效對接以及政府政策落實的有效傳達,實現“家門口就業”,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黨建引領,匯聚資源。園紡社區充分發揮社區地理環境優勢,因地制宜,打破“各自為戰”的基層黨建工作模式,聯合駐街單位、“兩新”組織、紅心物業等組建“黨建紅色聯盟”。建立溝通聯絡、雙向服務、項目化推進制度機制,推動黨組織建設廣泛融合,資源和信息共享,讓黨建紅色聯盟做“中間人”,達到政府、企業、人才的有效溝通與對接。

政策宣傳,惠民惠企。園紡社區成立了以社區書記為組長,班子成員、“三長”為主要成員的政策宣傳隊伍,依托網格化管理,利用居民網格微信群、小區公示欄、大屏幕等,采用線上線下多渠道進行宣傳。通過與機關單位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,持續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與政策宣傳工作深度融合。依托市就業局開展就業創業政策宣傳會,邀請創業成功人士開展創業技能座談會、經驗分享會,幫助有創業意向者、初創業者和各類用人單位了解、運用就業創業相關扶持政策;教授“信易貸”平臺的使用;為創業提供資金保障。鏈接金融機構、法律咨詢團隊資源,為商戶提供金融法律知識,同時督促做誠信商家,樹立自己的創業口碑。
搭建平臺,提供機遇。園紡社區搭建援夢e站平臺,本著“傾情奉獻,資源共享,互惠共贏”的服務宗旨,依托社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,巧用“1234+”特色就業工作法,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,打造了“7080、8090創業一條街”,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、籌資難等問題。同時為拓寬就業創業渠道,打造了園紡社區就業創業實踐基地。今年下半年還打造了社區職業培訓學校,聯合就業局、衛健委等部門及社會組織開展創業就業技能培訓,讓更多人在自己的就業人生路上找到“歸宿”,實現個人、企業、社區、社會共贏的良好就業生態圈。
截止目前共開展就業創業培訓30余場,舉辦招聘會20余場,大型招聘會5場次,各族群眾實現再就業826人次。園紡社區還將不斷開拓新思路,夯實“黨建+創業”聯動模式,提升個人技能,提高政策知曉率,做好企業用工信息的有效對接以及政府政策落實的有效傳達,實現“家門口就業”,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微信 掃一掃 關注
《延吉新聞網》公眾號

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,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、共享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,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。